中国工业计算机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2009年全球工业计算机发展概述
(一)工业计算机产业迅猛发展
工业计算机是工业自动化设备和信息产业基础设备的核心。传统意义上,工业计算机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测量、控制和管理,但今天的内涵已经远不止这些,其应用范围也已经远远超出工业过程控制,而是应用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
随着近年来无线网络技术、信息家电、汽车、以及医疗等行业的蓬勃发展,从而使得原本"鲜为人知"的工业计算机如今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在以上这些行业中工业计算机正越来越多的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便使得工业计算机产品在未来行业市场上的需求和发展也变得更加旺盛而迅猛!
工业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已经渗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由智能建筑、交通智能、车载计算机、医疗仪器等工业领域扩展到无线基础设施、网络应用设备、网络安全、多媒体应用、金融服务等网络通信与数字多媒体相关的领域。
3C融合、三网融合、企业信息化加速进行,无论是信息产业基础设备、还是企业计算市场,对工业计算机的需求从来都未像今天这般为IT业所重视。工业计算机已经成为信息产业基础设备的核心,包括移动计算平台、通讯计算平台、车载计算平台、工业控制、商业控制、电子商务平台和信息家电,还可应用于与Internet相联接的接入设备。
从软交换机到即插即用的通信服务器,工业计算机将成为一个与信息网络融为一体、以人为中心的随时随地的服务平台。各种各样的工业计算机技术将无处不在,它们将通过多样化网络通信方式(无线或有线,个人网或家庭网,短或长距离),无缝地集成在一个信息网络里,随时随地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丰富多彩的服务,而又不为人所察觉。
新的工业计算机体系结构有更强的交互和互操作性,同时也是多种信息系统的融合平台。最后,工业计算机将朝着创建一个开放、标准化平台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工业计算机产业发展历程
1、STD总线技术开创了低成本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先河
工业计算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其标志性产品是STD总线工业计算机。STD总线最早是由美国Pro-Log公司和Mostek公司作为工业标准而制定的8位工业I/O总线,随后发展成16位总线,后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吸收,成为IEEE961标准。1991年,由信息产业部电子六所牵头成立了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STDMG/P.R.C分会,在国内推广普及STD总线。
STD总线技术是机笼式安装结构,具有标准化、开放式、模块化、组合化、尺寸小、成本低等特点,并且设计、开发、调试简单,得到了当时急需用廉价而可靠的计算机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的广泛欢迎和采用,国内的总安装容量接近20万套,在中国工业计算机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实践证明:可靠而国产化的工业计算机适合中国国情。
2、开放标准造就了一个PC-based系统时代
1981年8月12日IBM公司正式推出了开放架构IBM PC机,震动了世界,也获得了极大成功。随后PC机借助于规模化的硬件资源、丰富的商业化软件资源和普及化的人才资源,于80年代末期开始进军工业计算机市场。美国著名杂志《控制工程》在当时就预测"90年代是IPC工业计算机的时代,全世界近65%的工业计算机将使用IPC,并继续以每年21%的速度增长"。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正确性。
从1997年开始,我国的工业计算机厂商开始进入IPC市场,促使IPC的价格不断降低,也使工业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和应用行业发生极大变化,应用范围不断扩大,IPC的应用从传统工业控制向数据通信、电信等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延伸。目前,中国IPC大小品牌约有15个左右,主要有研华、凌华、研祥、华北工控等。值得一提的是,IPC开创了一个崭新的PC-based时代,拉开了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走向开放平台的序幕。
3、迅速发展和普及的工业计算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和计算的融合是大势所趋。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独立的业务应用逐步融合为更易使用的、集成的业务应用,同时融合带来了一个新的契机,它必须是一个兼容并蓄的通用平台,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开放的标准架构。这对工业计算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IPC结构和金手指连接器的限制,使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散热和高可用性问题,1997年国际PICMG(PCI工业计算机制造者组织)发布了新一代工业计算机技术CPCI,即PICMG2.0标准。为了在国内更好的推广新技术,1998年STDMG/P.R.C分会正式更名为PICMG/P.R.C分会,并成为国际PICMG组织的执行会员。 function ImgZoom(Id)//重新设置图片大小 防止撑破表格 { var w = $(Id).width; var m = 650; if(w
如果说STD总线工业计算机解决了当时工业计算机的有无问题;IPC解决了低成本和PC兼容性问题;那么CPCI技术解决的是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问题。"CPCI是PCI总线的电气和软件加上欧洲卡,它具有在不关闭系统的情况下的即插即用功能,该功能的实现对高可用系统和容错系统非常重要",2004年度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指南中的这段话,概括出了CPCI技术的主要特点和重要性。
进入21世纪,工业计算机技术更是无处不在,它带来的是一个充满联网设备的世界。融合通信最大的设备挑战是可用性和功能开发缓慢等不利因素。提供全IP功能的通用平台可以支持业务差异化,整合内容和业务支撑系统,将复杂的网络简单化,提供最佳用户体验。为此,2001年PICMG将以太网包交换背板总线引入到CPCI标准中,为电信语音增值服务设备和基于以太网的工业自动化系统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2002年,PICMG颁布了面向电信的新标准AdvancedTCA,简称ATCA。ATCA比CPCI有更大的规格和容量、更高的背板带宽、对板卡更严格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更高的供电能力以及更强的制冷能力等。主要是为了解决电信系统目前主要面临的系统带宽问题、高可用性问题、现场升级问题、可伸缩性问题、可管理性问题以及可互操作问题,并最终降低成本。目前通信和计算机领域都在向开放标准演进,而ATCA的诞生恰恰赶上了信息产业链变革的机遇。
随着工业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市场细分成为大多数厂商的共同战略,也使工业计算机技术进一步细分,流行的开放规格繁多,主要包括:PCI-ISA、SHB、CPCI/PXI、ATCA/MTCA、VME/VPX、PC 104/Plus、PMC、AMC、COM E、ETX;母板类包括ATX、Micro ATX、BTX、DTX、Mini ITX、EPIC、3寸板、5寸板等。
二、中国工业计算机市场概述
(一)市场规模及增长
即使在全球金融风暴的阴霾中,中国工业计算机市场依然将保持较快增长。据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工业计算机分会(PICMG/P.R.C) 统计:中国工业计算机产业(不含应用系统)的市场规模在2008年达到55亿元人民币,预计2009年将达到63亿元。未来5年,预计中国工业计算机市场仍将保持15%以上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一)工业计算机产业迅猛发展
工业计算机是工业自动化设备和信息产业基础设备的核心。传统意义上,工业计算机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测量、控制和管理,但今天的内涵已经远不止这些,其应用范围也已经远远超出工业过程控制,而是应用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
随着近年来无线网络技术、信息家电、汽车、以及医疗等行业的蓬勃发展,从而使得原本"鲜为人知"的工业计算机如今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在以上这些行业中工业计算机正越来越多的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便使得工业计算机产品在未来行业市场上的需求和发展也变得更加旺盛而迅猛!
工业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已经渗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由智能建筑、交通智能、车载计算机、医疗仪器等工业领域扩展到无线基础设施、网络应用设备、网络安全、多媒体应用、金融服务等网络通信与数字多媒体相关的领域。
3C融合、三网融合、企业信息化加速进行,无论是信息产业基础设备、还是企业计算市场,对工业计算机的需求从来都未像今天这般为IT业所重视。工业计算机已经成为信息产业基础设备的核心,包括移动计算平台、通讯计算平台、车载计算平台、工业控制、商业控制、电子商务平台和信息家电,还可应用于与Internet相联接的接入设备。
从软交换机到即插即用的通信服务器,工业计算机将成为一个与信息网络融为一体、以人为中心的随时随地的服务平台。各种各样的工业计算机技术将无处不在,它们将通过多样化网络通信方式(无线或有线,个人网或家庭网,短或长距离),无缝地集成在一个信息网络里,随时随地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丰富多彩的服务,而又不为人所察觉。
新的工业计算机体系结构有更强的交互和互操作性,同时也是多种信息系统的融合平台。最后,工业计算机将朝着创建一个开放、标准化平台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工业计算机产业发展历程
1、STD总线技术开创了低成本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先河
工业计算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其标志性产品是STD总线工业计算机。STD总线最早是由美国Pro-Log公司和Mostek公司作为工业标准而制定的8位工业I/O总线,随后发展成16位总线,后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吸收,成为IEEE961标准。1991年,由信息产业部电子六所牵头成立了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STDMG/P.R.C分会,在国内推广普及STD总线。
STD总线技术是机笼式安装结构,具有标准化、开放式、模块化、组合化、尺寸小、成本低等特点,并且设计、开发、调试简单,得到了当时急需用廉价而可靠的计算机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的广泛欢迎和采用,国内的总安装容量接近20万套,在中国工业计算机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实践证明:可靠而国产化的工业计算机适合中国国情。
2、开放标准造就了一个PC-based系统时代
1981年8月12日IBM公司正式推出了开放架构IBM PC机,震动了世界,也获得了极大成功。随后PC机借助于规模化的硬件资源、丰富的商业化软件资源和普及化的人才资源,于80年代末期开始进军工业计算机市场。美国著名杂志《控制工程》在当时就预测"90年代是IPC工业计算机的时代,全世界近65%的工业计算机将使用IPC,并继续以每年21%的速度增长"。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正确性。
从1997年开始,我国的工业计算机厂商开始进入IPC市场,促使IPC的价格不断降低,也使工业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和应用行业发生极大变化,应用范围不断扩大,IPC的应用从传统工业控制向数据通信、电信等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延伸。目前,中国IPC大小品牌约有15个左右,主要有研华、凌华、研祥、华北工控等。值得一提的是,IPC开创了一个崭新的PC-based时代,拉开了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走向开放平台的序幕。
3、迅速发展和普及的工业计算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和计算的融合是大势所趋。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独立的业务应用逐步融合为更易使用的、集成的业务应用,同时融合带来了一个新的契机,它必须是一个兼容并蓄的通用平台,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开放的标准架构。这对工业计算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IPC结构和金手指连接器的限制,使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散热和高可用性问题,1997年国际PICMG(PCI工业计算机制造者组织)发布了新一代工业计算机技术CPCI,即PICMG2.0标准。为了在国内更好的推广新技术,1998年STDMG/P.R.C分会正式更名为PICMG/P.R.C分会,并成为国际PICMG组织的执行会员。 function ImgZoom(Id)//重新设置图片大小 防止撑破表格 { var w = $(Id).width; var m = 650; if(w
如果说STD总线工业计算机解决了当时工业计算机的有无问题;IPC解决了低成本和PC兼容性问题;那么CPCI技术解决的是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问题。"CPCI是PCI总线的电气和软件加上欧洲卡,它具有在不关闭系统的情况下的即插即用功能,该功能的实现对高可用系统和容错系统非常重要",2004年度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指南中的这段话,概括出了CPCI技术的主要特点和重要性。
进入21世纪,工业计算机技术更是无处不在,它带来的是一个充满联网设备的世界。融合通信最大的设备挑战是可用性和功能开发缓慢等不利因素。提供全IP功能的通用平台可以支持业务差异化,整合内容和业务支撑系统,将复杂的网络简单化,提供最佳用户体验。为此,2001年PICMG将以太网包交换背板总线引入到CPCI标准中,为电信语音增值服务设备和基于以太网的工业自动化系统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2002年,PICMG颁布了面向电信的新标准AdvancedTCA,简称ATCA。ATCA比CPCI有更大的规格和容量、更高的背板带宽、对板卡更严格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更高的供电能力以及更强的制冷能力等。主要是为了解决电信系统目前主要面临的系统带宽问题、高可用性问题、现场升级问题、可伸缩性问题、可管理性问题以及可互操作问题,并最终降低成本。目前通信和计算机领域都在向开放标准演进,而ATCA的诞生恰恰赶上了信息产业链变革的机遇。
随着工业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市场细分成为大多数厂商的共同战略,也使工业计算机技术进一步细分,流行的开放规格繁多,主要包括:PCI-ISA、SHB、CPCI/PXI、ATCA/MTCA、VME/VPX、PC 104/Plus、PMC、AMC、COM E、ETX;母板类包括ATX、Micro ATX、BTX、DTX、Mini ITX、EPIC、3寸板、5寸板等。
二、中国工业计算机市场概述
(一)市场规模及增长
即使在全球金融风暴的阴霾中,中国工业计算机市场依然将保持较快增长。据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工业计算机分会(PICMG/P.R.C) 统计:中国工业计算机产业(不含应用系统)的市场规模在2008年达到55亿元人民币,预计2009年将达到63亿元。未来5年,预计中国工业计算机市场仍将保持15%以上的年平均增长速度。